推书-镜头里的社会-上

最近的一次清查东莞的行动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CCTV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拖出了法律的武器对敢于同情那些人的言论进行了猛烈抨击。在发表评论之前我们应该也必须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状况与困难,有这么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隐藏的群体。

这是一本社会题材的摄影作品集,摄影师是赵铁林,第一版时间是2004年。拍摄的对象推断是199X年海口市的底层性工作者,拍摄的地点大多是现在的海甸岛南部,人民桥与和平桥之前的十庙村。

接触到这本书也要感谢央视,在东莞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被cctv掏出来晒得同时,一大批反应性工作者群体的作品也被各大网站从早已无人问津的专题里提出来发在了头版。其中有一篇讲的是《阿V姑娘的日子》,其中的内容深深的冲击着我。我在海口生活了五年,作品中的一些地方我甚至还经常经过:十庙村据我推测应当是现在滨江海岸的位置,那里现在是一大片豪华江景楼盘,我甚至还拍摄过那宁静的风景,你可以想象就在十几年前就在那宁静的风光下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么?我还能认出和平桥上的遮阳亭,这玩意竟然二十年前就在那里了。

这本书文字很少,作品很多,我无法详述看完后的心情,但随着纸张一页页翻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人物挤到我面前,一个又一个残酷到不能再残酷的故事涌入我的脑袋。透过那一双又一双的眼睛我仿佛感受到了那令人绝望的生活和那深深埋藏在眼底的,无法熄灭的希望。

“她把未来寄托在小吴身上, 一个在贵阳市旱冰场上认识的小伙子,她说她只要挣够6000元就回贵阳,给小吴开间杂货店,小吴也信誓旦旦的保证回贵阳后再也不让她干这个了”–p.14

“十庙村的女孩们起码有一半是自愿将自己的血汗钱给自己的男友花的,他们认为这些男人是自己将来的依靠,而这些男人将自己的女人看管的很严”–p48

“当他们感到明天的餐费可能要出问题时,就会坐在滨海楼门前二三百米的路段上发牢骚‘这里应该建一个女孩子的铜像,纪念勇于下海的黄色娘子军’”

“找钱,度时光,将来有个依靠,是这些女孩子永远也做不完的梦”

“下半夜四点半过后,大英村沉寂了下来。我故事中的那男女女也已经睡了。可是我半天还没有睡着,我走到凉台上,看到还有几间屋子亮着灯,房间传出姑娘嘤嘤啜泣之声,听了半天听不明白,啪的一声之后才清楚的听到这么一句‘这还不都是为了你!’”

我觉得作者在序章中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思考

我们有些官员酒足饭饱之后,从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里出来时,会恬不知耻的说要把这种有爱疯话的现象彻底扫除干净…..这不由得有使人想起了鲁迅,想起了他对中国男人那种入骨三分的描写“男人本来都是可以成为圣贤的,只可惜都是因为有了女人….”我在十庙长达两年的拍摄当中,目睹了形形色色的村妓,…,她们生存状况所揭示的唯一问题就是她们要活着。他们的活法虽然有些不对头,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那些“仁人志士”共同努力,而绝不仅仅是阿V们的努力。

p33的一副人像照,背景一半过曝一半欠曝,阳光洒在中间女子的脸上,女孩一脸的天真,完全无法让人产生一丝的邪念。再往后翻,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姑娘被生活折磨成了什么样。

p87的抓拍,一个看起来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姑娘穿着小短裙肉丝袜在路边磕着瓜子。脸上充满着与年龄不符的老道。

p92页,一位女子手上掐着烟翘着二郎腿坐在发廊里,脸上的表情仿佛再说 你是从业者她才是客人。

p141有一副作品,一位曾经的从业者站在一面墙的前面,墙上写着礼义廉耻四个字,震动我的不是这个,当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如何要求所有的人去敬仰这四个伟岸光正的大字?震动我的是下面写着的党员守则,如果社会真的如宣传的大饼一般,还至于如此?…….


 

东莞该不该查? 我认为该查,对于这类灰色地带的违法问题不能放纵其发展,否则必然形成更庞大的黑色产业链。但是,不应该仅仅看到问题的表面,铲除背后以这些姑娘为谋利工具的恶势力固然应该,更应该做的是如何防止更多的无路可走的人走上这条人人都不愿意走的道路。

且不管这次行动的政治目的如何,网民反对的并不简单的是扫黄行动。网上的声音质疑的是有如此如此多的贪腐、侵权、违法行为不去彻查,举全国之力挑这个软柿子捏一下。这不是CCTV这样一个官媒所首要要做的事情,这难免让人民认为CCTV将党的重要性摆在了人民的前面。

40年前廉政公署救了香港一命,四十年后大陆正面临香港当年的窘境,如何解决权利的滥用和寻租问题直接关系我党生死存亡。大陆需要一个廉政公署班的机构,现在看来CCTV是干不了这样的事情了….

赵铁林的作品还有许多值得借来看的–《另类人生–一个摄影师眼中的真实世界》,《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期望这个社会多一些宽容。

本文遵守署名-非营利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协议,转载请保留本段:冰丝带雨 » 推书-镜头里的社会-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