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共和国颠簸的断代史,有一代人以理想主义为起点,却在现实中辗转起落。今天的他们,既有普通工人,也有科学家;有的默默无闻,也有的驰名中外;有的去了陕北就再也没有离开,还有的出国就像串门;有的穷困潦倒,也有的腰缠万贯…
1968年12月21日,随着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高指示的发布,国家各地城市青年或自愿或无奈的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涌向农村,从而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根据《知青档案》记载,1968至1978年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高达1623万人。如今他们已经年过60,绝大多数人都逃离了那个曾经洒下他们汗水、泪水、梦想和欢笑的地方。但至今仍有一部分知青留在那片土地。
–作者自序摘录
本书是陕西师大出版的黑镜头系列影像记录丛书的第九册,封1的相片选择很有特色:人物眉头微锁、两手攥紧凝视着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镜头;桌面上摆着的古朴闹钟和近乎翻烂了的《中国历史》诉说说明着主人多年的生活习惯,身后的破窑洞和简易炕都在讲述着生活的艰辛;他1969年毕业于北京77中,1995年生活在陕西、依靠回收废旧钢材养活一家老小, 他叫谢党恩,他是一名知青。
翻开目录页看到的不是常规的点线式目录,而是100多张黑白色的小头像密密麻麻排在一起,每张头像的主人或微笑、或皱眉、或低头不语,头像下写着他们的名字,像极了烈士陵园里的烈士墙…名单中不仅有史铁生、任志强等大名鼎鼎的字样,也有郑长利、韩天佑等完全不知名的形象,而他们的每个人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P35,主人公叫卢玲玲,北京92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69年初主动要求插队到延安县元龙寺公社。十年的时间里她用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赢得了贫下中农的信任,村民热情的推荐本村优秀青年与她结成夫妻。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曾短暂卖掉了全部家产回到了阔别25年的北京,在北京卖过盒饭、做过稀饭、炸过油条…一年后因担心无法适应北京的生活有选择回到了延安,赞助在企业的办公室内。
P67页,周胜利,北京古城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显影毛主席号召来到陕西黄龙县沟口生产队插队落户。驾毛驴送粪的路上翻车受伤被宣传为知青积极分子,不久后被推荐去延安钢厂当了工人,一直到1994年。周胜利认为在黄土高原的28年里,历尽艰苦、虚度年华,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没本事。
P69页,何连生,北京21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68年底资源报名参加上山下乡,被分配到延安安塞县招安公社。第二年招工到县辅食加工厂一干就是10年,1980年转行杀猪,又是15年。“北京有5个兄弟,人家过的都很好,就我不行”,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没有,活一天算一天“
P77页,舒展,北京57中68届初中毕业生。69年因无处投靠资源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落户,1973年被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录取,77年分配至外联部,81年选送英国留学,2006年时任驻厄立特里亚大使。
这样的故事在这本书内有100个,在书外,如果数据准确的话,有1623万个。
”知识青年“的意思,就是没有知识的青年;上山下乡的意思,就是有计划的前三,实现都市乡村化——流放、流落、流浪;失学、失业、失落;这是知青命运的总模式。
极少数知识青年以个人奋斗映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古训,并为国家命运的戏剧性转变所裹携、所拯救,得以修成正果。绝大部分知青,而今被时代与社会一步步无情的抛弃,成为多余的人。
–陈丹青
本文遵守署名-非营利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协议,转载请保留本段:冰丝带雨 » 走过青春:100名知青的命运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