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民主墙,学生可以署名在墙上发布自己的言论,象征着学校的公开和自由。
浸大十月份有一次校园开放日,目的可以说是推广本校,以求更多学生报考。
不巧的是在开放日那几天民主墙恰好很热闹…
发展的过程按下不表,浸大在开放日当天使用挡版遮挡住了民主墙上那几个大字。
本来学生之间对墙上的内容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新鲜一下也就过去了,但遮挡民主墙的行为却引起了激烈的回应。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也有媒体认为校园是学习的地方,恰逢开放日,有数量众多的学生前来参观,对不合适出现在这个地点的标语进行遮挡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学生不这么认为,有学生直接贴出大字报抨击学校,学生会也直接接洽校长,询问相关事宜。10。22日校长陈新滋出面回应质疑,这件事到此才有所缓和。
根据facebook上的信息,浸大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开放日遮挡民主墙了..上一次也被学生拍到上传到网上引起不小的讨论。不知这次陈校长的表态仅仅是表态还是确实认识到不妥,且看明年的开放日来解答。
大陆的大学我没有去过十所也有八所了,校园内有公告栏和宣传栏,但一般都贴的是牛皮癣小广告,从来没有见过民主墙。
学生在校园内没有自己的发声方式,当然你贴个小纸条卖点小物品都没有人追究责任.要是你胆敢写个大字报想跟校长大人商讨点问题的话..
我亲眼见过学生贴的大字报被保卫处揭下“收藏”..大字报的内容也没啥,只是要求校长能够亲自来食堂品尝一下“美味”的饭菜而已 。
学生们没有办法发出自己的意见,就只能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上面写大字报的同学不知到处境如何,但是校长大人确实没有出现在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饭..哦,校长大人去了教工食堂,我有幸去吃过几次教工食堂,味道跟二食堂不是一个档次。另一通过网络发声的同学则幸运的多,他在论坛上发贴说食堂的饭里吃出了针头,还配上了图片。没出几天就上了各大网站的首页,又没出几天就得到了学校的接见,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这也算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例子吧。
这里不想也没有能力讨论为什么两地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但是事实就在这里,差距就在这里。
附录:
本文遵守署名-非营利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协议,转载请保留本段:冰丝带雨 » 从对待民主墙的态度看差距